智能變電站一體化監控系統功能規范(智能變電站一體化監控系統標準)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智能變電站一體化監控系統的功能要求,明確了智能變電站一體化監控系統數據采集、信息傳輸和交互方式。
本標準適用于110kV (66kV)及以上電壓等級智能變電站的設計、設備研制和工程調試。35kV 及以下電壓等級變電站可參照執行。
2.規范性引用文件
GB/T 290.15電工術語變壓器、互感器、 調壓器和電抗器
GB/T 2900.50電工術語發電、輸電及配電通用術語
GB/T 2900.57電工術語發電、輸電和配電運行
GB/T 13730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
GB/T 22386電力系統暫態數據交換通用格式
DL/T634.5104 遠動設備及系統第5-104部分:傳輸規約采用標準傳輸協議集的
IEC60870-5-101網絡訪問
DL/T667 遠動設備及系統第5部分傳輸規約第103篇繼電保護設備信息接口配套標準
DLT 860變電站通信網絡和系統⑨⑨
DL/T 890能量管理系統應用程序接口
DL/T 5149 220kV ~ 500kV變電所計算機監控系統設計技術規程
Q/GDW 131電力系統實時動態監測系統技術規范
Q/GDW 161線路保護及輔助裝置標準化設計規范
Q/GDW 175變壓器、高壓并聯電抗器和母線保護及輔助裝置標準化設計規范
Q/GDW 215電力系統數據標記語言-E語言規范
Q/GDW 383智能變電站技術導則
Q/GDW 396 IEC61850工程繼電保護應用模型
Q/GDW 441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技術規范
Q/GDW 534變電設備在線監測系統技術導則
Q/GDW 616基于DLT860標準的變電設備在線監測裝置應用規范
Q/GDW 622電力系統簡單服務接口規范
Q/GDW 623電力系統動態消息編碼規范⑨⑤
Q/GDW 624電力系統圖形描述規范
Q/GDW 679智能變電站-體化監控系統建設技術規范59
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第5號令《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規定》
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電監安全[2006] 34號《電力_二次系統安全防護總體方案》
3.術語和定義
3.1智能變電站一體化監控系統integrated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system of smart substation
按照全站信息數字化、通信平臺網絡化、信息共享標準化的基本要求,通過系統集成優化,實現全站信息的統-接入、 統-存儲和統-展示,實現運行監視、操作與控制、信息綜合分析與智能告警、運行管理和輔助應用等功能。
3.2數據通信網關機data communication gateway
-種通信裝置。實現智能變電站與調度、生產等主站系統之間的通信,為主站系統實現智能變電站監視控制、信息查詢和遠程瀏覽等功能提供數據、模型和圖形的傳輸服務。
3.3綜合應用服務器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server
實現與狀態監測、計量、電源、消防、安防和環境監測等設備(子系統) 的信息通信,通過綜合分析和統- -展示, 實現- -次設備在線監測和輔助設備的運行監視與控制。
3.4數據服務器data server
實現智能變電站全景數據的集中存儲,為各類應用提供統一的數據查詢和訪問服務。
3.5可視化展示visualization display
一種信息圖形化顯示技術。通過可視化建模和渲染技術,將數據和圖形相結合,實現變電站設備運行狀態、設備故障等信息圖形化顯示功能,為運行監視人員提供直觀、形象和逼真的展示。
4.符號、代號和縮略語
?IED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 (智能電子設備)
?ICD lED Capability Description (IED 能力描述文件)
?SCD 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 (全站系統配置文件)
?SSD System Specification Description (系統規范文件)
?CID Configured 1ED Description (IED 實例配置文件)
?SCL 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Language (變電站配置語言)
?CIM Common Information Model (公共信息模型)
?SVG Scalable Vector Graphics (可縮放矢量圖形)
?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可擴展標示語言)
?PMU Phasor Measurement Unit (同步相量測量裝置)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簡單網絡管理協議)
?GOOSE 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 (面向通用對象的變電站事件)
?PMS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生產管理系統)
?SOE Sequence Of Event (事件順序記錄)
5.總則
智能變電站體化監控系統功能的基本原則如下:
a)通過各應用系統的集成和優化,實現電網運行監視、操作控制、信息綜合分析與智能告警、運行管理和輔助應用功能;
b)遵循DL/T 860標準,實現站內信息、模型、設備參數的標準化和全景信息的共享;
c)遵循Q/GDW 215、Q/GDW 622、Q/GDW 623. Q/GDW 624,滿足調度對站內數據、模型和圖形的應用需求;
d)變電站二次系統安全防護遵循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電監安全[2006] 34號文。
6.數據采集一1 總體要求
6.1數據采集的總體要求如下:
a)應實現電網穩態、動態和暫態數據的采集;8
b)應實現- 次設備、二次設備和輔助設備運行狀態數據的采集;
C)量測數據應帶時標、品質信息;
d)支持DL/T860,實現數據的統-接入。
6.數據采集一2電網運行數據采集
6.2.1穩態數據采集
電網穩態運行數據的范圍和來源:
a)狀態數據采集
1)饋線、聯絡線、母聯(分段)、變壓器各側斷路器位置;
2)電容器、電抗器、所用變斷路器位置;
3)母線、 饋線、聯絡線、主變隔離開關位置;
4)接地刀閘位置;
5)壓變刀閘、 母線地刀位置;
6)主變分接頭位置,中性點接地刀閘位置等。
b)量測數據采集
1)饋線、聯絡線、母聯(分段) .變壓器各側電流、電壓、有功功率、無功功率、
功率因數;
2)母線電壓、零序電壓、頻率;
3) 3/2 接線方式的斷路器電流;
4)電能量數據: (1) 主變各側有功/無功電量; (2) 聯絡線和線路有功/無功電量;(3)旁路開關有功/無功電量; (4) 饋線有功/無功電量; (5) 并聯補償電容器電抗器無功電量; (6) 站(所)用變有功/無功電量。
5)統計計算數據。
c)電網運行狀態信息主要通過測控裝置采集,信息源為- -次設備輔助接點,通過電纜直接接入測控裝置或智能終端。測控裝置以MMS報文格式傳輸,智能終端以GOOSE報文格式傳輸;
d)電網運行量測數據通過測控裝置采集, 信息源為互感器(經合并單元輸出) ;
e)電能量數據來源于電能計量終端或電子式電能表。
6.2.2動態數據采集
電網動態運行數據的范圍和來源:
a)數據范圍:
1)線路和母線正序基波電壓相量、正序基波電流相量;
2)頻率和頻率變化率;
3)有功、 無功計算量。.
b)動態數據通過 PMU裝置采集,信息源為互感器(經合并單元輸出) ;
c)動態數據采集和傳輸頻率應 可根據控制命令或電網運行事件進行調整。
6.2.3暫態數據采集
電網暫態運行數據的范圍和來源:
1)主變保護錄波數據;
2)線路保護錄波數據;
3)母線保護錄波數據;
4)電容器/電抗器保護錄波數據;
5)開關分/合閘錄波數據;
6)量測量異常錄波數據。
b)錄波數據通過故障錄波裝置采集。
6.數據采集一3設備運行信息采集
6.3.1 一次設備數據采集
一次設備在線監測信息范圍和來源:
a)數據范圍
1)變壓器油箱油面溫度、 繞阻熱點溫度、繞組變形量、油位、鐵芯接地電流、局部放電數據等;
2)變壓器油色譜各氣體含量等;
3) GIS、 斷路器的SF6氣體密度(壓力)、局部放電數據等;
4)斷路器行程一 時間特性、 分合閘線圈電流波形、儲能電機工作狀態等;
5)避雷器泄漏電流、阻性電流、動作次數等;
6)其它監測數據可參考Q/GDW616.
b)在線監測裝置應上傳設備狀態信息及異常告警信號;
c) - 次設備在線監測數據通過在線監測裝置采集。
6.3.2二次設備數據采集
二次設備運行狀態信息范圍和來源:
a)信息范圍
1) 裝置運行工況信息;
2)裝置軟壓板投退信號;
3)裝置自檢、閉鎖、對時狀態通信狀態監視和告警信號;
4)裝置SV/GOOSE/MMS鏈路異常告警信號;
5)測控裝置控制操作閉鎖狀態信號;
6)保護裝置保護定值、當前定值區號; .
7)網絡通信設備運行狀態及異常告警信號;
8)二次設備健康狀態診斷結果及異常預警信號。
b)二次設備運行狀態信息由站控層設備、 間隔層設備和過程層設備提供。
6.3.3輔助設備數據采集
輔助設備運行狀態信息范圍和來源:
a)信息范圍
1)輔助設備量測數據
(1)直流電源母線電壓、充電機輸入電壓/電流、負載電流;
(2)逆變電源交、直流輸入電壓和交流輸出電壓;
(3)環境溫、濕度;
(4)開關室氣體傳感器氧氣或SF6濃度信息。
2)輔助設備狀態量信息
(1)交直流電源各進、出線開關位置;
(2)設備工況、異常及失電告警信號;
(3)安防、消防、門禁告警信號;
(4)環境監測異常告警信號。
3)其它設備的量測數據及狀態量
b)輔助設備量測數據和狀態量由電源、 安防、消防、視頻、門禁和環境監測等裝置提供。
7.運行監視一1 總體要求
運行監視的總體要求如下:
a)應在DL/T860的基礎上,實現全站設備的統- -建模;
b)監視范圍包括電網運行信息、 --次設備狀態信息、二次設備狀態信息和輔助應用信息;
c) 應對主要- 次設備(變壓器、 斷路器等)、二次設備運行狀態進行可視化展示,為運行人員快速、準確地完成操作和事故判斷提供技術支持。
7.運行監視一2電網運行監視
電網運行監視內容及功能要求:
a)電網實時運行信息包括電流、電壓、有功功率、無功功率、頻率,斷路器、隔離開關、接地刀閘、變壓器分接頭的位置信號;
b)電網實時運行告警信息 包括全站事故總信號、繼電保護裝置和安全自動裝置動作及告警信號、模擬量的越限告警、雙位置節點-致性檢查、 信息綜合分析結果及智能告警信息等; .
c)支持通過計算公式生成各種計算值, 計算模式包括觸發、周期循環方式;
d)開關事故跳閘時自動推出事故畫面;
e)設備掛牌應閉鎖關聯的狀態量告警與控制操作,檢修掛牌應能支持設備檢修態下的狀態量告警.與控制操作;
f)實現保護等二次設備的定值、軟壓板信息、裝置版本及參數信息的監視;
g)全站事故總信號宜由任意間隔事故信號觸發,并保持至一個可設置的時間間隔后自動復歸。
7.運行監視—3設備狀態監視
7.3.1一次設備
一次設備狀態監視內容:
a)站內狀態監測的主要對象包括:變壓器、電抗器、組合電器(GIS/HGIS) 、斷路器、避雷器等;
b)一次設備狀態監測的參量及范圍參見《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通用設計(110 (66) ~750kV智能變電站部分2011版)》;
c) 一次設備狀態監測設備信息模型應遵循Q/GDW 616標準。
7.3.2二次設備
二次設備狀態監視內容:
a)監視對象包括合并單元、 智能終端、保護裝置、測控裝置、安穩控制裝置、監控主機、綜合應用服務器、數據服務器、故障錄波器、網絡交換機等;
b)監視信息內容包括: 設備自檢信息、運行狀態信息、告警信息對時狀態信息等;
c) 應支持SNMP協議,實現對交換機網絡通信狀態、網絡實時流量、網絡實時負荷、網絡連接狀態等信息的實時采集和統計:
d)輔助設備運行狀態監視。
7.運行監視一4可視化展示
7.4.1電網運行可視化
電網運行可視化應滿足如下要求:
a)應實現穩態和動態數據的可視化展示,如有功功率、無功功率、電壓、電流、頻率、同步相量等,采用動畫、表格、曲線、餅圖、柱圖、儀表盤、等高線等多種形式展現;
b)應實現站內潮流方向的實時顯示,通過流動線等方式展示電流方向,并顯示線路、主變的有功、無功等信息;
c)提供多種信息告警方式,包括:最新告警提示、光字牌、圖元變色或閃爍、自動推出相關故障間隔圖、音響提示、語音提示、短信等;
d)不合理的模擬量、狀態量等數據應置異常標志,并用閃爍或醒目的顏色給出提示,顏色可以設定;
e)支持電網運行故障與視頻聯動功能,在電網設備跳閘或故障情況下,視頻應自動切換到故障設備。
7.4.2設備狀態可視化
設備狀態可視化應滿足如下要求:
b)針對不同監測項目 顯示相應的實時監測結果,超過閾值的應以醒目顏色顯示;
c)可根據監測項目調取、顯示故障曲線和波形,提供不同歷史時期曲線比對功能
d)在電網間隔圖中通過曲線、音響、顏色效果等方式綜合展示-次設備各種狀態參量,內容包括:運行參數、狀態參數、實時波形、診斷結果等;
e)應根據監視設備的狀態監測數據,以顏色、運行指示燈等方式,顯示設備的健康狀況、工作狀態(運行、檢修、熱備用、冷備用)、狀態趨勢:8 a
f)實現通信鏈路的運行狀態可視化, 包括網絡狀態、虛端子連接等。
7.運行監視——5遠程瀏覽
遠程瀏覽應滿足如下要求:
a)數據通信網關機應為調度(調控)中心提供遠程瀏覽和調閱服務;
b)遠程瀏覽只允許瀏覽, 不允許操作;
C)遠程瀏覽內容包括一 次接線圖、 電網實時運行數據、設備狀態等;
d)遠程調閱內容包括歷史記錄、操作記錄、故障綜合分析結果等信息。
8.操作與控制一2站內操作與控制
8.2.1分級控制
電氣設備的操作采用分級控制: ;
a)控制宜分為四級:
1)第- -級,設備本體就地操作,具有最高優先級的控制權。當操作人員將就地設備的"遠方/就地”切換開關放在"就地”位置時,應閉鎖所有其他控制功能,只能進行現場操作;
2)第二級,間隔層設備控制;
3)第三級, 站控層控制。該級控制應在站內操作員工作站上完成,具有"遠方調控/站內監控”的切換功能;
4)第四級, 調度(調控)中心控制,優先級最低。
b)設備的操作 與控制應優先采用遙控方式,間隔層控制和設備就地控制作為后備操作或檢修操作手段;
C)全站同一時間只執行一個控制命令。
8.2.2單設備控制
單設備遙控應滿足如下要求:
a)單設備控制應支持增強安全的直接控制或操作前選擇控制方式;
b)開關設備控制操作分三步進行: 選擇-返校執行。選擇結果應顯示,當“返校正確時才能進行“執行”操作。
c)在進行選擇操作時, 若遇到以下情況之一應自動撤銷:
1)控制對象設置禁止操作標識牌;
2)校驗結果不正確;
3)遙控選擇后 30 ~ 90秒內未有相應操作。
d)單設備遙控操作應滿足以下安全要求:
1)操作必須在具有控制權限的工作站 上進行;
2)操作員必須有相應的操作權限;
3)雙席操作校驗時, 監護員需確認;
4)操作時每一 步應有提示;
5)所有操作都有記錄, 包括操作人員姓名、操作對象、操作內容、操作時間、操作結果等,可供調閱和打印。
8.2.3同期操作
同期操作應滿足如下需求:
a)斷路器控制具備檢同期、檢無壓方式,操作界面具備控制方式選擇功能,操作結果應反饋;
b)同期檢測斷路器兩側的母線、 線路電壓幅值、相角及頻率,實現自動同期捕捉合閘;
c)過程層采用智能終端時, 針對雙母線接線,同期電壓分別來自I母或II母相電壓以及線路側的電壓,測控裝置經母線刀閘位置判斷后進行同期,母線刀閘位置由測控裝置從GOOSE網絡獲取。
8.2.4定值修改
定值修改操作應滿足如下要求:
a)可通過監控系統或調度(調控) 中心修改定值,裝置同- -時間僅接受- -種修改方式; .
b)定值修改前應與定值單進行核對,核對無誤后方可修改;
c)支持遠方切換定值區。
8.2.5軟壓板投退
軟壓板投退應滿足如下要求:
a)遠方投退軟壓板宜采用"選擇返校執行”方式;
b)軟壓板的狀態信息應作為遙信狀態上送。
8.2.6主變分接頭調節
主變分接頭的調節應滿足如下要求:
a)宜采用直接控制方式逐檔調節;
b)變壓器分接頭調節過程及結果信息應上送。
8.操作與控制一3調度操作與控制
調度操作與控制應滿足如下要求:
a)應支持調度(調控) 中心對管轄范圍內的斷路器、電動刀閘等設備的遙控操作;支持保護定值的在線召喚和修改、軟壓板的投退、穩定控制裝置策略表的修改、變壓器檔位調節和無功補償裝置投切。此類操作應通過I區數據通信網關機實現;
b)應支持調度(調控)中心對全站輔助設備的遠程操作與控制。此類操作應通過II區數據通信網關機和綜合應用服務器實現。調度(調控)中心將控制命令下發給II區數據通信網關機,II 區數據通信網關機將其傳輸給綜合應用服務器,并由綜合應用服務器將操作命令傳輸給相關的輔助設備,完成控制操作。
8.操作與控制--4防誤閉鎖
a)防誤閉鎖分為三個層次,站控層閉鎖、間隔層聯閉鎖和機構電氣閉鎖;
b)站控層閉鎖宜由監控主機實現,操作應經過防誤邏輯檢查后方能將控制命令發至間隔層,如發現錯誤應閉鎖該操作;
c)間隔層聯閉鎖宜由測控裝置實現,間隔間閉鎖信息宜通過GOOSE方式傳輸;
d)機構電氣閉鎖實現設備本間隔內的防誤閉鎖, 不設置跨間隔電氣閉鎖回路;
e)站控層閉鎖、 間隔層聯閉鎖和機構電氣閉鎖屬于串聯關系,站控層閉鎖失效時不影響間隔層聯閉鎖,站控層和間隔層聯閉鎖均失效時不影響機構電氣閉鎖。
8.操作與控制一 5順序控制
順序控制功能應滿足如下要求:
a)變電站內的順序控制可以分為間隔內操作和跨間隔操作兩類;
b)順序控制的范圍:
1) 一次設備(包括主變、母線、斷路器、隔離開關、接地刀閘等)運行方式轉換
2)保護裝置定值區切換、 軟壓板投退。
c)順序控制應提供操作界面, 顯示操作內容、步驟及操作過程等信息,應支持開始、終止、暫停、繼續等進度控制,并提供操作的全過程記錄。對操作中出現的異常情況,應具有急停功能;
d)順序控制宜通過輔助接點狀態、量測值變化等信息自動完成每步操作的檢查工作,包括設備操作過程、最終狀態等;
e) 順序控制宜與視頻監控聯動.提供輔助的操作監視。
8.操作與控制一6無功優化
無功優化功能應滿足如下要求:
a)應根據預定的優化策略實現無功的自動調節,可由站內操作人員或調度(調控)中心進行功能投退和目標值設定;
b)具備參數設置功能, 包括控制模式、計算周期、數據刷新周期、控制約束等設置;
C)提供實時數據、電網狀態、閉鎖信號、告警等信息的監視界面;
d)變壓器、 電容器和母線故障時應自動閉鎖全部或部分功能,支持人工恢復和自動恢復;
e)調節操作應生成記錄。記錄內容應有:操作前的控制目標值、操作時間及操作內容、操作后的控制目標值。操作異常時應記錄:操作時間、操作內容、引起異常的原因、是否由操作員進行人工處理等。
8.操作與控制一7智能操作票
智能操作票應滿足如下要求:
a)根據操作任務,結合操作規則和運行方式,自動生成符合操作規范的操作票;
b)操作票的生成有三種方式:
1)方式1:根據在人機界面上選擇的設備和操作任務到典型票庫中查找,如果匹配到典型票,則裝載典型票,保存為未審票;
2)方式2:如果沒有匹配到典型票,根據在畫面上選擇的設備和操作任務到已校驗的順控流程定義庫中查找,如果匹配到順控流程定義,則裝載順控流程定義,擬票人根據具體任務進行編輯,保存為未審票;
3)方式3:如果沒有匹配到典型票和順控流程定義,根據在畫面上選擇的設備和操作任務到操作規則庫中查找操作規則、操作術語,得到這個特定任務的操作規則列表,然后用實際設備替代操作規則列表中的模板設備,得到一系列的實際操作列表,生成未審票。
8.操作與控制——8操作可視化
操作可視化應滿足如下要求:
a)應為操作人員提供形象、直觀的操作界面;
b)展示內容包括:操作對象的當前狀態(運行狀態、健康狀況、關聯設備狀態等
)、操作過程中的狀態(狀態信息、異常信息)和操作結果(成功標志、最終運行狀態) ;
c)應支持視頻監控聯動功能,自動切換攝像頭到預置點,為操作人員提供實時視頻圖像輔助監視。
9.信息綜合分析與智能告警——1總體要求
信息綜合分析與智能告警功能應能為運行人員提供參考和幫助,具體要求如下:
a)應實現對站內實時/非實時運行數據、 輔助應用信息、各種告警及事故信號等綜合分析處理;
b)系統和設備應根據對電網的影響程度提供分層、 分類的告警信息;
c) 應按照故障類型提供故障診斷及故障分析報告。
9.信息綜合分析與智能告警一一2數據辨識
9.2.1數據合理性檢測
對量測值和狀態量進行檢測分析,確定其合理性,具體包括:
a)檢測母線的功率量測總和是否平衡;
b)檢測并列運行母線電壓量測是否一致;
c)檢查變壓器各側的功率量測是否平衡;
d)對于同-量測位置的有功、無功、電流量測,檢查是否匹配;
e)結合運行方式、潮流分布檢測開關狀態量是否合理。
9.2.2不良數據檢測
對量測值和狀態量的準確性進行分析,辨識不良數據,具體包括:
a)檢測量測值是否在合理范圍, 是否發生異常跳變;
b)檢測斷路器/刀閘狀態和量測值是否沖突, 并提供其合理狀態;
c) 檢測斷路器/刀閘狀態和標志牌信息是否沖突,并提供其合理狀態;
d)當變壓器各側的母線電壓和有功、無功量測值都可用時,可以驗證有載調壓分接頭位置的準確性。
9.信息綜合分析與智能告警——3智能告警
智能告警涉及的信息命名及分類應明確和規范,具體如下:
a)全站采集信息應統一命名格式;
b)全站告警信息分為事故信息、 異常信息、變位信息、越限信息和告知信息五類
c) 應建立變電站故障信息的邏輯和推理模型, 實現對故障告警信息的分類和過濾
d)結合遙測越限、數據異常、通信故障等信息,對電網實時運行信息、一次設備信息二次設備信息輔助設備信息進行綜合分析,通過單事項推理與關聯多事件推理,生成告警簡報;
e)應根據告警信息的級別,通過圖像、聲音、顏色等方式給出告警信息;
f)應支持多種歷史查詢方式,既可以按廠站間隔、設備來查詢,也可按時間查詢,還應支持自定義查詢;
9.信息綜合分析與智能告警——4故障分析
故障分析報告應包括故障相關的電網信息和設備信息,要求如下:
a)在故障情況下對事件順序記錄、保護事件、相量測量數據及故障波形等信息進行數據挖掘和綜合分析,生成分析結果,以保護裝置動作后生成的報告為基礎,結合故障錄波、設備臺賬等信息,生成故障分析報告;
b) (故障分析報告的格式遵循 XML1.0規范,存儲于數據服務器;
c)故障分析報告可采用主動 上送或召喚方式,通過|I 區數據通信網關機上送給調度(調控)中心。
10.運行管理一1總體要求
運行管理總體.上應滿足如下要求:
a)支持源端維護和模型校核功能,實現全站信息模型的統一;
b)建立站內設備完備的基礎信息, 為站內其它應用提供基礎數據;
c)支持檢修流程管理, 實現設備檢修工作規范化。
10.運行管理一2源端維護
源端維護功能應滿足如下要求:
a)利用基于圖模一-體化技術的系統配置工具,統- -進行信息建模及維護,生成標準配置文件,為各應用提供統-的信息模型及映射點表;
b)提供的信息模型文件應遵循SCL、CIM、E語言格式;圖形文件應遵循Q/GDW624;
c)實現DL/T860的SCD模型到DL/T890的CIM模型的轉換,滿足主站系統自動建模的需要;
d)具備模型合法性校驗功能, 包括站控層與間隔層裝置的模型-致性校驗,站控層SCD模型的完整性校驗,支持離線和在線校驗方式。
10.運行管理——3權限管理
權限管理應滿足如下要求:
a)應區分設備的使用權限,只允許特定人員使用;
b)應針對不同的操作,運行人員設置不同的操作權限。
10.運行管理一一4設備管理
10.4.1設備臺賬信息
設備臺賬信息應滿足如”下要求:
a)可采用與生產管理信息系統 (PMS) 交互、SCD文件讀取和人工錄入的方式建立變電站運行設備完備的基礎信息;
b)為一、二次設備運行、操作、檢修、維護管理提供統一 的設備信息服務;
c)實現對設備臺賬信息的版本管理。 文件名稱應包含時間信息,可追溯。
10.4.2設備缺陷信息
設備缺陷信息的生成和交互應滿足如下要求:
a)通過站內智能設備的自檢信息、告警信息和故障信息,自動生成設備缺陷信息
④b) 設備運行維護中發現的設備缺陷可人工輸入;
c)可與生產管理信息系統(PMS) 進行信息交互。
10.運行管理一5保護定值管理
運行管理應包含保護定值管理功能,要求如下:
a)具備接收定值整定單的功能;
b)具備保護定值校核及 顯示修改部分的功能。
10.運行管理一一6檢修管理
檢修管理應滿足如下要求:
a)根據調度檢修計劃或 工作要求生成檢修工作票;
b)應支持對設備檢修情況的記錄功能,并與設備臺賬、缺陷信息融合,為故障分析提供數據支持。
11.輔助應用一1總體要求
輔助應用功能應明確監視范圍和信息傳輸標準,要求如下:
a)實現對輔助設備運行狀態的監視: 包括電源、環境、安防、輔助控制等;
b)支持對輔助設備的操作與控制;
c)輔助設備的信息模型及通信接口遵循DL/T860標準。
11.輔助應用一2電源監測
電源監測應明確檢測對象和范圍,要求如下:
a)監測范圍包括: 交流電源、直流電源、通信電源、逆變電源、綠色電源等;
b)電源運行狀態信息包括: 三相交流輸入電壓、充電裝置輸出電壓、充電裝置輸出電流、母線電壓、電池電壓、電池電流、各模塊輸出電壓電流、各種位置信號、各種故障信息、單體電池電壓、電池組溫度等;
c)電源告警信息包括: 交流輸入過壓、欠壓、缺相,直流母線過壓、欠壓,電池組過壓、欠壓,模塊故障,電池單體過壓、欠壓等;
d)綠色電源監測信息包括:系統母線電壓、累積電量、變壓器輸入輸出電流、逆變器輸入輸出電壓、輸入輸出電流、匯流箱輸入輸出電流(光伏發電)、風機運行狀態(風力發電)等。
11輔助應用-3安全防護
安全防護應明確監測范圍和內容,要求如下:
a)監測范圍包括: 視頻、安防、消防及門禁等;
b)安防告警信息包括: 紅外對射報警、電子圍欄報警及警笛等;
c)消防告警信息包括: 煙霧報警及火災報警等;
d)門禁信息包括:門開關狀態、人員進出記錄;對非法闖入、門長時間末關閉及非法刷卡進行告警等。
11.輔助應用一5輔助控制
輔助控制應滿足如下要求:
a)對照明系統分區域、 分等級進行遠程控制;
b)遠程控制空調、 風機和水泵的啟停;
c)遠程控制聲光報警設備;
d)遠程開關門禁,
e)支持與視頻的聯動。
12.信息傳輸一一1 總體要求
信息傳輸的總體要求如下:
a)信息傳輸的內容及格式應標準化、規范化;
b)信息傳輸應滿足實時性、可靠性要求;
c) 遵循《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總體方案》的要求。
12.信息傳輸一2站內信息傳輸
站內信息傳輸應滿足如下要求:
a)與測控裝置、保護裝置、故障錄波裝置、安控裝置、在線監測設備、輔助設備之間信息的傳輸應遵循DL/T860-7-2、DL/T860-8-1;
b)同步相量數據傳輸格式采用Q/GDW 131,裝置參數和裝置自檢信息的傳輸遵循DL/T860-7-2、DL/T860-8-1;當同一廠站內有多個PMU裝置時,應設置通信集中處理模塊,匯集各PMU裝置的數據后,再與智能變電站- -體化監控系統通信;
c)故障錄波文件格式采用 GB/T22386; d)與網絡交換機信息傳輸應采用SNMP協議;
e)在線監測設備的模型應遵循Q/GDW616。
12.信息傳輸一3站外信息傳輸
12.3.1與調度(調控)中心信息傳輸
與調度(調控)中心信息傳輸應滿足如下要求:
a)通過|區數據通信網關機傳輸的內容包括:
1) 電網實時運行的量測值和狀態信息;
2) 保護動作及告警信息;
3)設備運行狀態的告警信息;
4)調度操作控制命令。
b)通過"區數據通信網關機傳輸的內容包括:0
1) 告警簡報、故障分析報告;
2)故障錄波數據; 3)狀態監測數據;義⑨X④
4)電能量數據;
5)輔助應用數據;
6)模型和圖形文件:全站的SCD文件,導出的CIM、SVG 文件等;
7)日志和歷史記錄: SOE事件、故障分析報告、告警簡報等歷史記錄和全站的操作記錄。
c)廣 域相量測量傳輸的內容包括:
1) 線路和母線正序基波電壓相量、正序基波電流相量;
2)頻率和頻率變化率;
3)線路和母線的電壓、電流、有功、無功;
4)配置命令;
5)電網擾動、 低頻振蕩等事件信息。
d)繼電保護信息傳輸的內容包括:
1) 保護啟動、動作及告警信號;
2)保護定值、 定值區和裝置參數:
3)保護壓板、 軟壓板和控制字;
4)裝置自檢和告警信息;
5)錄波文件列表和錄波文件;
6)保護故障報告: 包括錄波文件名稱、訪問路徑、時間信息、故障類型、故障線路、測距結果、故障前后的電流、電壓最大值和最小值、開關變位等信息;
7) 遠方操作命令:定值修改、定值區切換、軟壓板投退、裝置復歸。
12.3.2與輸變電站設備狀態監測主站及PMS信息傳輸
與輸變電站設備狀態監測主站及PMS信息傳輸應滿足如下要求:
a)傳輸的內容包括:
1) 變壓器監測數據;
2)斷路器監測數據;
3)避雷器監測數據;
4)監測分析結果;
5)設備臺賬信息;
6)設備缺陷信息
7)保護定值單;
8)檢修票;
9)操作票。
b)信息傳輸由II/IV區數據通信網關機實現;
c)信息模型應遵循Q/GDW 616標準,傳輸協議遵循DL/T860。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