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建設指南(試行)》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領導同志重要批示要求,進一步提升城市安全風險辨識、防范、化解水平,推進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國務院安委會印發《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建設指南(試行)》。
《指南》提到,優先突出提升氣熱水橋和軌道交通等城市生命線監測預警處置水平的建設內容,再逐步擴展到公共安全、生產安全、自然災害等領域,統籌推進監測預警平臺建設;構建政府統籌領導、統一監測調度、多部門協調聯動響應的監測預警工作機制;建立綜合監測預警應用系統,開展常態化綜合監測監控、預測預警分析、應急聯動處置等工作;“一張圖”形式呈現城市整體運行和風險態勢,形成全方位、多層級、立體化的城市風險監測預警平臺以及多主體、大聯動應急管理協同處置機制,提升城市安全綜合風險管控能力。
02
重要意義
隨著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速度加快,我國城市規模越來越大,流動人口多、高層建筑密集、經濟產業集聚等特征日漸明顯,城市已成為一個復雜的社會機體和巨大的運行系統,城市安全新興風險、傳統產業風險、區域風險等積聚滋生、復雜多變、易發多發。一些城市相繼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災害),如廣東深圳光明新區渣土受納場“12·20”特別重大滑坡事故、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江蘇響水“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等,特別是今年以來,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艷湖社區集貿市場“6·13”重大燃氣爆炸事故、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等造成群死群傷的情況屢屢發生,暴露出當前我國部分城市安全風險底數仍然不清、安全風險辨識水平不高、安全管理手段落后、風險化解能力有限等突出問題。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城市安全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加強城市運行安全管理,增強安全風險意識,加強源頭治理,防止認不清、想不到、管不到的問題發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專門印發《關于推進城市安全發展的意見》,從加強城市安全源頭預防、健全城市安全防控機制、提升城市安全監管效能、強化城市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建設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先從人口最集中、風險最突出、管理最復雜的城市抓起,對城市安全最突出的風險實時監測預警并及時處置,對于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安全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是落實中央關于推進城市安全發展意見的具體行動,也是推進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
圍繞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城市安全的要求,一些城市率先在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建設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形成了符合本地實際的建設和運營工作模式,為開展城市風險監測預警提供了有益借鑒。本指南在梳理總結各城市安全現狀和共性問題基礎上,吸收了上海、南京、深圳、合肥、佛山、成都、杭州、煙臺、東營等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實踐的成果經驗,著眼可推廣、可復制、可持續,力求突出前瞻性、實用性、操作性,明確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建設內容以及配套機制保障要求,突出平臺建設中的政府統一領導和部門分工協作,確保不斷提升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和水平。
03
總體要求
01 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堅持問題導向,堅持改革創新,推動城市安全風險管理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應用創新,提升城市安全風險發現、防范、化解、管控的智能化水平,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為推動城市安全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02 工作原則
1.堅持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貫徹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強化城市政府的領導責任,明確負責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建設的部門或單位,各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負責督促指導本行業領域的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工作。
2.堅持資源統籌集約、模式探索創新。充分利用各領域各行業已建的監測預警系統及監控資源,加強集約化建設,實現風險監測預警數據的匯聚接入、整合分析、共享共用,促進各部門的信息融合。充分調動政府、部門、企業、科研機構、高校及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發揮各方優勢,參與感知技術研發、風險評估、預警、分析和平臺運行、值守、管控,探索創新可復制、可推廣、有效管用的建設、運行新模式。
3.堅持分類重點先行、整體有序推進。兼顧當前與長遠,堅持需求牽引和問題導向,突出重點、分步實施,優先突出提升氣熱水橋和軌道交通等城市生命線監測預警處置水平的建設內容,再逐步擴展到公共安全、生產安全、自然災害等領域,統籌推進監測預警平臺建設。
03 目標要求
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建設分兩階段建設。第一階段,初步完成對轄區內燃氣、供排水、熱力、橋梁、綜合管廊等城市生命線工程和城市洪澇等安全監測感知網絡覆蓋、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初步建成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第二階段,持續拓展監測預警范圍,完善監測預警運行機制,擴展至轄區內消防、交通、特種設備、人員密集場所等公共安全,以及安全生產、防災減災等領域,形成覆蓋全面、功能完備、業務健全的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持續總結好的做法和經驗,形成一系列配套制度和標準,進一步完善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建設與運營模式。
04
工作機制
01 加強組織領導
各地區要統籌推動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建設與運營工作,建立部門責任清單,進一步明確建設、運行、處置等環節的部門職責邊界,構建政府統籌領導、統一監測調度、多部門協調聯動響應的監測預警工作機制。在風險評估、監測預警和聯動處置等各項工作中,強化部門協作、屬地聯動、政企配合,形成整體合力,有序推進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建設工作。
02 明確工作組織模式
各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需要,建立與現代城市安全管理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和管理手段,加快推進監測預警工作平臺建設,充分提升監測預警效能。一些城市率先進行了積極探索,如合肥市由政府委托第三方機構負責城市生命線安全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和運營;佛山市在市應急指揮中心的基礎上成立城市安全運行維護團隊,負責城市生命線監測預警系統的運營工作。
03 完善工作職責
各地區負責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建設和運營的部門或單位,牽頭各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組織研發、優化、完善各類監測預警模型,制定監測預警的閾值和標準,統籌建立綜合監測預警應用系統,開展常態化綜合監測監控、預測預警分析、應急聯動處置等工作。各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和權屬責任單位按職責參與平臺數據對接、應用模型研發等工作,并按職責督促指導本行業領域監測預警工作。
04 健全平臺運營工作制度
各地區負責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建設和運營的部門或單位要建立健全平臺運行維護、接報響應制度、安全保障等制度。要進行7x24小時監測值守,對報警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研判后,按預警信息級別向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應急管理部門、屬地政府、權屬責任單位發布預警類型、位置、風險大小等相關信息,督促相關單位及時處置,進行閉環管理。
05 建設應用系統
按照平臺技術整體框架,建設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應用系統,充分匯聚整合住房和城鄉建設、城管、交通運輸等行業主管部門,以及燃氣、供水公司等社會企業已建的城市安全風險感知系統,實現城市生命線、公共安全、生產安全和自然災害等各行業領域感知數據的綜合匯聚。利用接入的行業領域監測感知數據,建設統一的風險監測、研判預警和聯動處置等功能模塊,并以“一張圖”形式呈現城市整體運行和風險態勢,形成全方位、多層級、立體化的城市風險監測預警平臺以及多主體、大聯動應急管理協同處置機制,提升城市安全綜合風險管控能力。應用系統建設框架詳見附件1。
06 加大資金保障力度
在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鼓勵和動員社會化資金投入。平臺運行維護費用由所屬城市政府按規定保障。
05
風險監測
構建全市層面的風險感知立體網絡,對城市生命線、公共安全、生產安全和自然災害等風險進行全方位、立體化感知。按照分步實施的原則,首先對城市燃氣、供水、排水、熱力、橋梁、綜合管廊等生命線工程安全運行進行風險監測。
01 城市生命線工程安全風險監測
突出對人口集中、產業集聚、設施老舊的城市生命線風險,實時監測燃氣管網泄漏、沼氣濃度、供水管網泄漏、城市內澇、道路坍塌、橋梁病害等指標參數。
1.燃氣管網
主要對燃氣管網及其相鄰空間安全運行風險進行監測。其中相鄰空間主要指與燃氣管網相鄰的雨、污、水、電、通信等地下管溝、窨井等附屬設施。
燃氣管網壓力和流量、用氣餐飲場所可燃氣體濃度主要依據《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28)的要求進行感知;在高壓、次高壓管線和人口密集區中壓主干管線,利用視頻、振動等監測手段,進行管線施工破壞風險監測;利用濃度視頻掃描設備,實現對場站燃氣泄漏風險監測。優先選擇以下部位或區域進行風險監測:
(1)高壓、次高壓管線和人口密集區中壓主干管線;
(2)燃氣場站;
(3)用氣餐飲場所;
(4)燃氣管道外部擾動風險區域/管段。包括:位于地表沉降高風險區域,穿跨越鄰近公路、鐵路、城市軌道交通設施的管段;位于地表沉降高風險區域,穿跨越河流、河道、泄洪道的管段;建構筑物對管道形成占壓、近線的區域;地質災害高發區域;存在各工程交叉施工綜合影響區域;
(5)燃氣管線相鄰地下空間。包括:燃氣閥門井內;燃氣管線相鄰12.5米內的雨污水、電力、通信等管線或其他相關設施;燃氣爆炸后易產生嚴重后果的空間;有燃氣管線穿越的密閉和半密閉空間;燃氣泄漏后易通過土壤和管線擴散聚集的其他空間。
2.供水管網
主要對城市供水管網及其附屬設施安全運行風險進行監測。主要監測管網流量、壓力、漏水聲波等指標。依據《城鎮供水管網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程》(CJJ 207)的相關規定,優先選擇以下部位或區域進行風險監測:
(1)管網水力分界線、大用戶取水點、大管段交叉處;
(2)重點監測管網主干管、老舊管道、脆弱性管道等;
(3)存在各工程交叉相關影響的供水管線;
(4)存在地質災害影響的供水管線;
(5)爆管后影響安全供水、后果嚴重的供水管線,如:水廠取水管段、出廠管段、相鄰(500m以內)點位;
(6)爆管漏失造成嚴重后果的公共基礎設施旁邊的供水管道;
(7)人員密集區域主干道路上的市政消火栓。
3.排水管網
主要對城市排水管網及其附屬設施安全運行風險進行監測。主要監測排水防澇、控源截污、空間燃爆等重要參數。依據《城鎮排水管道檢測與評估技術規程》(CJJ 181)等相關規定,優先選擇以下部位或區域進行風險監測:
(1)重點監測防洪排澇設施,包括:雨水主干管網、雨水泵站、調蓄設施、道路易積水點、河道、閘門等相關設施;
(2)重點監測截污控源設施,包括:污水接戶井、污水主干管網、污水泵站前池、截流設施、污水處理廠等設施;
(3)存在各工程交叉相互影響的排水管線。
4.熱力管網
主要對熱力管網及其附屬設施運行狀態進行監測。主要監測管網壓力、流量等指標,依據《城鎮供熱系統安全運行技術規程》(CJJ 88)的相關規定,優先選擇以下部位或區域進行風險監測:
(1)運行超過10年的管道;
(2)發生泄漏超過3次的熱力管道;
(3)靠近河道、頂管管線、過河架空管道以及城市低洼處等易澇點出處的管線。
5.橋梁
主要對橋梁結構體本身和影響橋梁安全的外部荷載、氣象環境等安全風險進行監測。依據《建筑與橋梁結構監測技術規范》(GB50982)和《公路橋梁結構安全監測系統技術規程》(JT/T 1037)等相關規定,優先選擇長大跨、特殊結構、主跨跨徑大于150m的梁橋以及有明顯老化、病害、超載風險大、車、船、冰排撞擊風險高的橋梁開展監測。優先選擇以下橋梁進行風險監測:
(1)安全狀況差的橋梁。包括:II類養護~III類養護被認定為C、D級的城市橋梁;在技術狀況評定中被認定為3類或4類的公路橋梁;
(2)運營風險大的橋梁。包括:服役年限超過30年且存在明顯病害、超載風險大、車、船、冰排撞擊風險高的橋梁;城市道路高架橋跨度超過100m的重要路口、匝道段和獨柱墩段;
(3)重要結構或復雜結構的橋梁。包括:位于城市主要交通要道、出入城、交通繁忙、有重車經常通行的橋梁。長大跨(橋長大于1000m或單跨跨度大于150m)橋梁;斜拉橋、懸索橋、系桿拱橋。
6.綜合管廊
主要對廊內環境及其附屬設施運行風險進行監測。監測廊內溫度、濕度、氧氣濃度等參數,以及接入管線壓力、流量、有毒和可燃氣體濃度等監測信息。綜合管廊監測依據《城鎮綜合管廊監控與報警系統工程技術標準》(GB/T 51274)、《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標準》(GB 51354)和《城市綜合管廊運營服務規范》(GB/T 38550)等國家標準,優先選擇以下部位或區域進行風險監測:
(1)溫濕度傳感器可參考200米布設一個點位;
(2)燃氣管線入廊的艙室需在一個防火分區內布設不少于2個可燃氣體監測點位;燃氣閥門及關鍵節點處需布設監測點位;
(3)兩段管廊廊體拼接處布設滲漏監測點位;
(4)廊內可能產生積水(污水)位置需布設有害氣體監測點位。
02 公共安全風險監測
1.消防安全
消防安全監測對象主要為社會單位消防設施、消防物聯網監測設備的實時數據。針對聯網的大型商業綜合體、超高層建筑等火災高危單位,實時獲取建筑消防設施運行狀態、火災自動報警等數據。
2.交通安全
對重點車輛安全風險進行監測,采集車輛基礎信息、衛星定位、動態監管等數據,實現城市交通關鍵數據的監測監控。對鐵路兩側500米范圍內輕飄物、硬飄物進行安全風險監測,采集響應圖像、衛星定位、動態變化等信息;對鐵路安全保護區地表沉降風險進行監測;對軌道交通車站出入口、出入段線、風井等內澇風險進行監測;對軌道交通站內外大客流風險進行監測。對城市道路隧道內易澇點、有害氣體濃度、溫度等進行監測。
3.特種設備安全
重點對城市電梯安全運行狀態進行實時感知,采用多種手段建立覆蓋城市電梯的物聯感知網絡,并對電梯海量信息進行融合分析和大數據挖掘,實現電梯及設備設施運行狀態的遠程實時監控。
4.人員密集場所安全
對機場、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火車站、客運站、旅游景區、大型活動場所、商場、電影院、醫院、校園、農貿市場等人員密集場所人員客流相關安全風險進行監測,實現人員密集場所人流量、人員密度、視頻監控、行動特征等監測數據實時匯聚和智能預警。
03 生產安全風險監測
結合“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主要對危險化學品、煤礦、非煤礦山、煙花爆竹、建筑施工(含軌道交通施工)等高危行業領域企業安全運行狀態進行監測,實時監測氣體、壓力、液位、溫度、位移、人員、機械設備、環境等運行狀態和斷電、斷網、失效等工業設施故障狀態,實現高危行業企業關鍵安全監測數據匯聚至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系統。
04 自然災害風險監測
依托自然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化工程,各涉災部門針對地震、地質、氣象、水旱、海洋、森林草原火災等自然災害,完善城市自然災害綜合監測物聯感知、視頻感知、遙感監測、航空監測、輿情監測等基礎設施和信息系統。定期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摸清城市主要承災體和災害綜合風險隱患底數,更新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基礎數據庫,編制災害風險區域和綜合防治區劃圖。充分發揮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群防群策等社會力量的監測作用,利用現有的通信鐵塔等資源建設多遠監測監控系統。加快推進部門間自然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共享匯聚,建設面向多災種和災害鏈的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平臺。
06
分析預警
在對城市生命線、公共安全、生產安全和自然災害等各類風險實時監測的基礎上,通過對不同監測指標設置報警閾值,運用大數據耦合、數據波動特征識別、關聯對比等相關技術,實時報警突發安全風險,通過專家會商和模型推演,對報警信息進行研判分析,明確事故災害發生的可能性和損失程度,對研判結果進行分級預警發布,為聯動處置奠定基礎。
01 城市生命線工程安全風險分析預警
1.燃氣管網
對燃氣管網相鄰地下空間甲烷氣體濃度、管網流量、管網壓力、餐飲場所可燃氣體濃度、施工破壞、場站燃氣泄漏等數據進行集成處理,實時感知燃氣安全運行狀態,科學設置報警閾值,一旦大于設定閾值,自動啟動報警。
在確定報警信息后,立即對燃氣泄漏燃爆風險進行研判分析,結合周邊危險源、防護目標、報警超限時長、密閉空間大小、人員密集環境和報警發生時間段等因素,評估報警情況可能導致的損失程度,綜合分析后,按級別發出燃氣燃爆火災等安全風險預警。
在實時報警方面,可結合管網信息、監測點位信息和實時監測數據,根據需要了解監測管線實時運行狀態和周邊防護目標、危險源等相關信息。在預警分析方面,當監測數據出現異常或超閾值情況時,可鎖定報警事件發生點位,核實報警信息真實情況,如果確定是有效報警及時進行研判分析。在歷史記錄方面,可對異常情況和報警信息進行多維度統計分析,明確主要報警事項和事故原因,為后續強化監督管理提供依據。
2.供水管網
對管道流量、壓力、漏水聲波等監測指標數據進行集成處理,實時感知供水管網運行狀態,科學設置報警閾值,一旦大于設定閾值,將會自動啟動報警。
在確定報警信息后主要對供水爆管和供水導致路面塌陷的安全風險進行研判預警。爆管研判預警針對報警信息進行影響分析、次生災害關聯分析和關閥分析等。影響分析包括影響供水管線分析和影響用戶分析;次生災害關聯分析包括水流擴散分析、地下空洞分析;關閥分析包括一次關閥分析和二次關閥分析。路面塌陷預警通過泄漏量、土壤成分、埋深、土質疏松度等信息,構建泥土沖刷模型,預測管網泄漏對泥土沖刷的影響和形成地下空洞的大小,分析發生路面塌陷的概率,對泥土沖刷造成空洞區域進行預警。
在實時報警方面,可結合管網信息、監測點位信息和實時監測數據,根據需要了解監測管線實時運行狀態和周邊防護目標、危險源等相關信息。在預警分析方面,當漏水、爆管、壓力異常、用水異常、水錘、應力、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斷絲等風險監測數據出現異常或超閾值情況時,可鎖定報警事件發生點位,核實報警信息真實情況,如果確定是有效報警及時進行研判分析。在歷史記錄方面,可對異常情況和報警信息進行多維度統計分析,明確主要報警事項和事故原因,為后續強化監督管理提供依據。
3.排水管網
對氣象數據、排水防洪設施(包含管網、泵站、調蓄設施、道路易積水點、排口、河道、水文站等)狀態數據、控源截污設施(包含管網、泵站、截留設施、排口、溢流風險較高的節點等)狀態數據和空間爆燃監測數據進行集成處理,對內澇、水體污染和管理運行異常導致的雨量、道路易積水點液位、河道液位等參數設置報警閾值,一旦大于設定閾值,將會自動啟動報警。
在確定報警信息后主要對排水管網大空間爆炸、內澇和路面塌陷進行研判預警。大空間爆炸預警針對可燃有毒氣體超標時,利用大空間爆炸預警計算模型或其他手段,識別大空間爆炸可能性及影響范圍,包括影響周邊管線、防護目標、危險源等。內澇預警結合氣象預報數據,對城市發生積水的點、出現積水時間、積水范圍、深度等進行研判預警。路面塌陷預警通過泄漏量、土壤成分、埋深、土質疏松度等信息,構建泥土沖刷模型,預測管網泄漏對泥土沖刷的影響和形成地下空洞的大小,分析發生路面塌陷的概率,對泥土沖刷造成空洞區域進行預警。
在實時報警方面,可結合管網信息、監測點位信息和實時監測數據,根據需要了解監測管線實時運行狀態和周邊防護目標、危險源等相關信息。在分析預警方面,當監測數據出現異常或超閾值情況時,可鎖定報警事件發生點位,核實報警信息真實情況,如果確定是有效報警及時進行研判分析。在歷史記錄方面,可對異常情況和報警信息進行多維度統計分析,明確主要報警事項和事故原因,為后續強化監督管理提供依據。
4.熱力管網
對管道溫度、壓力、流量等參數進行集成處理,實時感知熱力管網運行狀態,科學設置報警閾值,一旦大于設定閾值,將會自動啟動報警。
確定報警信息后主要對熱力管線進行泄漏溯源分析,并對爆管預警、路面塌陷進行研判預警。泄漏溯源分析根據管網運行的溫度信息和蒸汽管網壓力信息,結合管網拓撲結構,建立管網運行水力學模型,當管網運行狀態發生異常時,通過將實際監測值與模型分析對比,實時研判管網運行故障情況,判斷泄漏位置和泄漏量,對可能發生的事故進行預警。泄漏爆管預警通過供熱管網風險模型,分析不同時間段壓力監測的變化情況,預測蒸汽熱力管段內的積水量,預測該積水量是否會產生爆管風險,若會產生爆管風險,及時發出預警。路面塌陷預警通過泄漏量、土壤成分、埋深、土質疏松度等信息,構建泥土沖刷模型,預測熱水供熱管網泄漏對泥土沖刷的影響和形成地下空洞的大小,分析發生路面塌陷的概率,對泥土沖刷造成空洞的區域進行預警。
在實時報警方面,可結合管網信息、監測點位信息和實時監測數據,根據需要了解監測管線實時運行狀態和周邊防護目標、危險源等相關信息。在預警分析方面,當漏水、爆管、壓力異常等風險監測數據出現異常或超閾值情況時,可鎖定報警事件發生點位,核實報警信息真實情況,如果確定是有效報警及時進行研判分析。在歷史記錄方面,可對異常情況和報警信息進行多維度統計分析,明確主要報警事項和事故原因,為后續強化監督管理提供依據。
5.橋梁
對橋梁氣象環境、交通荷載、結構變形、結構受力、動力響應等的具體監測數據進行集成處理,實時感知橋梁安全運行狀態,科學設置報警閾值,一旦大于設定閾值,將會自動啟動報警。
在確定報警信息后主要對橋梁運行趨勢和橋梁結構模態進行分析,對橋梁整體安全進行預警。橋梁運行趨勢分析主要利用橋梁長期監測數據,結合橋梁結構基本情況,預測橋梁結構受環境荷載影響的長期趨勢和區域,在環境荷載劇烈變化時(暴雪、酷暑、急劇降溫等),對該區域進行觀察監測并保持預警狀態。橋梁結構模態分析主要對橋梁豎向加速度測點進行定時自振頻率分析,通過分析數據的波動范圍及規律,判斷結構響應合理范圍,掌握橋梁動力特性,當結構模態頻率值發生較大變數時,發出結構損傷預警。利用橋上視頻信息和應力、震動、形變等監測數據,結合橋梁技術狀況評定分類情況,動態分析橋上超載情況,評估超載對橋梁損傷嚴重程度的影響,分級進行突發超載預警。超載趨勢統計主要分析超載報警的次數、超載車輛的軸重、車輛超載的時間、超載車輛的軌跡等內容,根據實際使用荷載與設計荷載比值,對橋梁使用壽命進行預測,并及時作出研判預警。
在實時報警方面,可結合橋梁信息、監測點位信息和實時監測數據,根據需要了解監測橋梁實時運行狀態和周邊防護目標、危險源等相關信息;在分析預警方面,當監測數據出現異常或超閾值情況時,可鎖定報警事件發生點位,核實報警信息真實情況,如果確定是有效報警及時進行研判分析;在歷史記錄方面,可對異常情況和報警信息進行多維度統計分析,明確主要報警事項和事故原因,為后續強化監督管理提供依據。
6.綜合管廊
對入廊管線管線安全運行監測參數和廊內溫度、濕度、有毒氣體、易燃氣體、空氣質量、水位等數據進行集成處理,實時感知廊內管線和環境安全狀態,科學設置報警閾值,一旦大于設定閾值,將會自動啟動報警。
在確定報警信息后,根據廊內管線監測數據,對廊內管線運行異常情況及時生成預警。廊內環境及附屬設施安全預警根據監測參數建立分層、分級預警模型,設置不同層次和級別的預警參數,對監測參數進行在線分析處理,實時監控各參數的變動趨勢,根據預警方式和報警級別的不同,提醒不同層級和單位人員關注和處置。
在實時報警方面,可結合管廊信息、監測點位信息和實時監測數據,根據需要了解監測管廊實時運行狀態和周邊防護目標、危險源等相關信息;在預警分析方面,當監測數據出現異常或超閾值情況時,可鎖定報警事件發生點位,核實報警信息真實情況,如果確定是有效報警及時進行研判分析;在歷史記錄方面,可對異常情況和報警信息進行多維度統計分析,明確主要報警事項和事故原因,為后續強化監督管理提供依據。
02 公共安全風險分析預警
1.消防安全
對聯網建筑消防設施運行狀態、火災自動報警等數據進行集成處理,實時感知場所消防安全運行狀態,科學設置報警閾值,一旦大于設定閾值,將會自動啟動報警,利用風險評估研判分析不同建筑火災風險指數,進行研判分析,明確預警級別。
2.交通安全
對車輛狀態、行駛軌跡和駕駛員行為數據進行定位跟蹤和視頻解析,當出現異常情況時,解析結果將生成報警,根據報警數據,對車輛安全運行態勢進行研判,對車輛交通安全風險進行動態評估分析,實時動態生成研判預警。
對鐵路兩側500米范圍內和軌道交通內外視頻、振動、沉降、煙感、雨量、水位等數據進行集成處理,實時感知安全狀態,科學設置報警閾值,一旦大于設定閾值,將會自動啟動報警。根據報警情況的影響范圍、演變規律、損失程度,研判分析發生雨水倒灌、地表沉降和大客流擁堵的安全風險,及時生成預警。
對城市道路隧道內易澇點、有害氣體濃度、溫度等風險,科學設置報警閾值,一旦大于設定閾值,將會自動啟動報警。根據報警情況的影響范圍、演變規律、損失程度,研判分析,及時生成預警。
3.特種設備安全
重點對城市電梯的實時在線運行狀況參數、電梯視頻數據和電梯報警信息進行集成處理,科學設置報警閾值,一旦大于設定閾值,將會自動啟動報警。根據城市“96333”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數據、城市電梯維修情況、監測數據異常情況和故障統計信息等,進行電梯故障風險研判預警分析。
4.人員密集場所安全
對人員密集場所的人流量信息、應急通道疏散通道狀況等信息進行集成處理,實時感知人員密集場所運行狀態,科學設置報警閾值,一旦大于設定閾值,將會自動啟動報警。通過構建集人流、行為、軌跡、聚集程度等信息于一體的風險分析模型,對可能發生的安全事件進行及早研判預警。
03 生產安全風險分析預警
對危險化學品、煤礦、非煤礦山、煙花爆竹、建筑施工(含軌道交通施工)等高危企業氣體、壓力、液位、溫度、位移、人員、機械、環境等運行狀態信息和工業設施故障狀態信息進行集成處理,科學設置報警閾值,一旦大于設定閾值,將會自動啟動報警。將監管監察業務數據與企業安全生產基礎數據、實時監測數據、安全監控系統運行狀態數據、日常安全監理數據、視頻智能分析數據相結合,建立行業企業安全生產風險評估模型,動態評估行業企業安全生產風險狀況,對高風險事項進行分析預警。
04 自然災害風險分析預警
匯聚分析地震、地質、氣象、水旱、海洋、森林草原火災等自然災害實施監測預警數據,針對多災種和災害鏈的不同監測指標和預警級別,科學設置報警閾值,實現自然災害風險隱患及時報警。基于各類自然災害實施監測數據、歷史數據及承災孕災數據,結合專業自然災害預警模型,對地震、地質、氣象、水旱、海洋、森林草原火災等自然災害進行科學研判和預警,及時發現自然災害風險隱患,提高災害防范和應急響應能力。
07
聯動處置
結合城市應急預案,編制預警信息的處置流程,規范預警信息的全過程聯動處置。
01 預警信息發布
1.發布流程
為保證預警信息的合法性和權威性,信息推送之前要根據信息的預警級別、發布范圍、發布渠道等審批流程,完成預警信息采集、信息制作、信息發布申請、審核和簽發等工作。
2.發布對象及內容
根據事件類型和預警級別的不同,通過系統將預警信息推送至權屬責任單位、事件影響范圍內涉及單位、市縣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應急管理部門和屬地政府,預警信息包括預警類型、預警級別、時間、位置、風險大小、周邊情況、警示事項等。研判分析人員記錄預警信息推送情況,開展過程跟蹤,依據事件的發展,動態變更預警級別和內容,可再次發布預警信息,根據需要還可將信息及時推送至相關領域的事件處置專家。
3.發布渠道
與權屬責任單位、行業主管部門、應急管理部門、各級地方政府建立信息聯動機制,實現預警信息的快速推送和接收。建立與移動、電信、聯通等電信運營商,廣播、電視、電子顯示屏以及人民防空警報系統、國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等各類災害預警系統的通信聯絡,緊急情況下,可通過上述渠道發布預警信息。
02 響應處置
預警信息發布之后,根據預警類型和預警等級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響應程序,督促相關單位和部門調度人員及時趕赴現場開展聯動處置,根據事態嚴重程度和權屬單位請求,提請地方救援隊伍前往協助救援,并提供其他應急處置輔助決策服務。在事件發生后,與現場指揮員通過視頻、語音等形式實現遠程協同會商,及時研判現場狀況,與屬地政府及相關部門聯動響應,及時跟蹤處置情況,為應急處置提供決策建議。在應急處置過程中提供實時文字、話音、圖像、視頻的通信保障。必要時可選派相關人員趕赴現場參與處置。處置完成后,及時發布解除預警的信息。
03 信息反饋
現場處置過程中,對權屬責任單位或相關行業部門處置過程以及重要處置節點的情況進行跟蹤反饋,同時評估現場處置效果。
04 歸檔管理
對每一個預警事件,均形成一套完整的檔案,記錄包含感知監測數據參數異常、報警類型和報警級別、警情推送、現場處置過程記錄、現場處置反饋報告等全過程的內容,作為事件追溯分析和大數據統計分析的依據,同時要求定期看展預警信息處置演練,提高實戰能力。
08
技術保障措施
01 技術標準
充分考慮城市特點和信息化建設情況,完善監測預警數據標準規范,規范各部門系統數據報送格式、數據交換共享要求,形成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工作統一標準。深化與高校等科研機構在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方面的研究合作,提升風險監測精準性、監測報警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減少誤報率。建立科學模型,提升各行業領域的風險研判能力和耦合風險防控能力。
02 安全要求
按照網絡安全分級保護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及保密工作要求,在應用系統建設、使用、維護,以及系統數據收集、存儲、使用、傳輸、處理、備份過程中,強化落實網絡安全管理和技術防范措施,加強數據安全保障和監管,切實提高防攻擊、防篡改、防病毒、防癱瘓、防竊密能力,保障關鍵信息技術設施、通行網絡、終端設備的運行安全。開展容災備份工作,業務應用關鍵數據異地備份。加強網絡系統和數據安全實時監測預警,做好應急處置準備,確保發生重大網絡安全事件或者發現重大網絡安全風險能夠第一時間處置并報告公安機關。選址和建設考慮地震、水災影響,按規定設置消防和防雷設施,配備UPS系統,保障斷電下監測預警系統能繼續工作8小時以上。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