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智慧消防建設納入南通市“十四五”社會消防救援事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各直屬園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南通市“十四五”社會消防救援事業發展規劃》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12月31日
(此件公開發布)
南通市“十四五”社會消防救援事業發展規劃
“十四五”時期是南通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踐行勇當全省“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排頭兵新使命新要求的重要時期,也是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南通建設現代化篇章的關鍵時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江蘇省消防條例》《江蘇省“十四五”社會消防救援事業發展規劃》《南通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等,結合全市消防救援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基礎和面臨形勢
(一)取得成效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消防工作實施重大改革、推進重大轉型的重要階段。習近平總書記親手締造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并授旗致訓詞,黨中央、國務院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高度,對消防工作體制機制作出科學制度設計,開啟新時代消防救援事業發展新征程。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和消防救援部門堅持安全發展理念,積極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風險,健全消防安全責任體系,創新消防安全管理,夯實消防安全基礎,社會消防治理水平不斷提升,公共消防安全狀況持續改善。
消防治理機制不斷健全。深入貫徹落實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關于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的意見》《江蘇省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構建“八位一體”消防安全責任體系,消防安全法治基礎進一步夯實。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經常聽取研究消防工作,定期帶隊開展消防安全檢查,消防工作領導體系不斷健全。充分發揮市、縣、鎮三級消防安全委員會綜合指導協調作用,固化消委會月度例會、部門聯合執法、隱患抄送移交、消防工作巡察等工作機制,強化消防工作考核結果應用,部門齊抓共管工作合力進一步增強。推動基層消防監管體制機制創新,在全省首創鄉鎮(街道)消防網格長派駐制度和消防管理服務所建設,持續加強派出所消防監管力度,工作經驗在全省交流推廣。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消防監督執法模式,在全省率先推廣應用社會單位消防安全管理系統,提升社會單位本質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火災防御水平明顯提升。堅決貫徹江蘇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決策部署,扎實開展消防安全“一年小灶”“三年大灶”專項行動,根據南通經濟產業結構特點、消防隱患類型和火災事故規律,部署開展“兩超”建筑(超高層、超大商業綜合體)專項整治、化工集中區消防安全提檔升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消防安全整治、“三合一”“群租房”專項整治、電氣火災綜合治理、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藍天工程”、打通消防“生命通道”等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十三五”期間,全市消防救援部門督促整改火災隱患33.1萬余條,整改銷案重大火災隱患單位186家;全市共發生火災6735起、死亡25人、受傷18人、直接財產損失4495.3萬元,與“十二五”時期相比分別下降36.3%、59.6%、69.4%、25.4%,未發生較大以上火災事故,圓滿完成了十九大、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森林旅游節等重大消防安保任務。在省政府組織的市級政府消防工作考核中,連續5次獲評“優秀”等次。
應急救援能力不斷增強。積極適應“全災種”“大應急”的職責使命,加快全市消防救援隊伍訓練模式轉型升級,深化“高、低、大、化”及地震、水域、車輛事故專業隊建設,提高打大仗、打硬仗的能力水平。“十三五”期間,全市共接警5.7萬余起,出動車輛9.7萬輛、警力48.5萬余人,搶救疏散被困人員3888人,保護財產價值近25.9億元,成功處置了“9.5”如皋華地服飾火災、“12.9”港閘隆興小區深井救援、“3.14”地鐵1號線軌道工程車側翻、“4.11”如皋沿江公路槽罐車側翻泄露等較有影響的災害事故,出色完成了“4.22”靖江德橋化工爆炸、“6.23”阜寧龍卷風災害、“3.21”響水天嘉宜爆炸事故、“2018.8”山東壽光、“2020.7”淮河流域抗洪搶險等跨域區增援以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救援任務。
消防基礎建設持續改善。落實消防業務經費基本支出計領標準,市、縣兩級政府連續多年將消防隊站、市政消火栓等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納入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全市落實各類消防經費總量達13.82億元,新建政府專職消防隊38個,新增市政消火栓5400余只,購置特種消防車47輛、常規消防車132輛、各類裝備器材15000余件(套),城市消防力量建設和保障體系不斷健全。強力推進鄉鎮(街道)消防站“全覆蓋”工程,推進崇明島消防站規劃建設,解決島上兩鎮無專業消防力量的問題。截至“十三五”末,全市共建成多種形式消防隊伍130支,其中,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15支、政府專職消防隊64支、鄉鎮保安消防隊38支、企業專職消防隊13支。2020年全省政府專職消防救援隊伍建設現場會在通召開。扎實推進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江海石化港儲庫區專職消防救援站、崇川區天生港消防救援站、海安飛鶴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榮獲全國“119”消防獎先進集體。
智慧消防建設初顯成效。堅持以信息化推動消防治理能力現代化,搶抓南通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契機,將
“智慧消防”全面融入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建設,搭建消防物聯感知一張網,在全省率先建成應用建筑消防設施聯網監測系統,率先推廣應用化工火災DCS監測預警系統。化工火災DCS監測預警系統連續兩年被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納入年度科研計劃,獲評2020年“數字江蘇”建設優秀實踐成果,經驗做法被《焦點訪談》《走近科學》等中央媒體報道。立足防滅火工作實際需求,創新研發“三合一”“群租房”場所監測預警系統、消防“微”士平臺、支付寶“市民中心”消防服務平臺,在防范化解各類安全風險中發揮了突出作用。
(二)面臨挑戰
“十四五”時期,隨著南通高起點、大手筆建好江蘇開放門戶進程不斷加快,帶來的傳統與非傳統消防安全問題交織,火災隱患存量難消、增量難控、總量難降的問題依然突出,各類災害事故多發頻發成為常態,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風險、遏制重特大火災事故的壓力越來越大,應急救援難度和危險程度越來越高,消防救援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消防安全風險仍處高位運行。“十四五”時期是我市加快戰略機遇轉化、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關鍵期,全市城鎮化、工業化步伐加快,消防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影響消防安全的傳統、非傳統致災因素相互交織,對火災事故預防提出了新課題、新挑戰。全市現有高層建筑5692棟(其中超高層建筑24棟)、大型商業綜合體52家、大型醫療建筑21家、大型地下人員密集場所26家、危化品企業136家,軌道交通一號線、二號線將相繼運行通車,這些場所致災因素多、火災風險高、防范難度大。全市多產權(使用)建筑、通州川姜和海門疊石橋家紡生產集中區“三合一”場所、城中村、群租房面廣量大,消防安全責任不清,消防設施缺乏維護保養,違章用電、用火、用氣以及違規停放電動自行車現象時有反彈,“小火亡人”火災時有發生。
消防工作基層基礎還需夯實。一些基層政府和行業部門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還不到位,消防工作壓力傳遞不暢,“上熱下冷”問題突出,行業部門之間數據、信息還沒有實現完全共享互通,聯動機制沒有真正建立并運轉,未能完全形成監管合力,涉及長江、沿海水域消防監管力量有所弱化。一些鄉鎮、街道沒有專門的消防工作職能部門,專兼職消防安全管理人員多是“身兼數職”,基層消防安全監管責任不夠明確,基層消防工作“最后一米”亟待進一步打通。社會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主體意識普遍還不夠強,消防安全管理上缺少主動作為,單位消防本質安全度不高。
消防綜合救援水平亟待提升。隨著精細化工、鋰電池產業、LNG儲運等新能源、新技術的高速發展,燃燒、爆炸、觸電、中毒等事故風險顯著增強,對消防救援隊伍“正規化、職業化、專業化”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應急救援主力軍和國家隊,目前全市消防救援隊伍綜合性救援能力還不強,現代化消防裝備配備不足,應對“全災種、大應急”的高精尖裝備還有“空白點”,因人員編制受限,特種災害救援及戰勤保障專業人才缺口較大。行業部門間應急聯動響應機制還不盡完善,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整體水平亟待提升。
信息化支撐作用發揮還不明顯。基于信息化的源頭監管手段匱乏、能力不強,火災風險智能分析和隱患動態監測預警水平較低。靈敏真實、快速機動的災害現場感知網絡尚未形成,采集匯聚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有待提高,輔助指揮決策的效能不佳,與“全災種、大應急”綜合救援需要還有差距。應急通信裝備集成化、輕便性和網絡抗毀性不高,復雜惡劣環境下的保障能力仍需加強,尚不能完全滿足“全天候、全地域”的通信保障需要。
(三)發展機遇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是全力構建統一領導、權責一致、權威高效的國家應急能力體系,推動形成中國特色應急管理和消防救援體制的關鍵時期;也是南通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深入推進江海聯動的加速期。總體看,我市高質量發展走在全省前列,經濟社會發展駛入快車道,為全市消防救援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實后盾。
黨委政府堅強領導提供了根本保證。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對應急管理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批示指示,黨中央、國務院要求江蘇開好“一年小灶”、轉入“三年大灶”,為我市消防救援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貫徹新發展理念,健全消防安全責任制,深化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強化綜合應急救援準備,為優化消防安全環境奠定了堅實基礎。消防救援體制改革持續深化,成果日益凸顯,釋放巨大能量,為履行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堅定了必勝信心。
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創造了有利契機。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機遇交匯疊加下,南通順利邁進“萬億俱樂部”,全市公共財政更多投向基層基本公共服務等民生建設,為全市消防救援事業改革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消防安全工作,全力實施鄉鎮消防隊站“全覆蓋”工程,逐步配足適應“全災種、大應急”職能需求的器材裝備,探索推進基層消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全市消防工作和隊伍建設長遠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技信息化提供了強大支撐。南通崇文重教,科創優勢明顯,智慧城市建設起步早,市域治理現代化平臺入圍2021世界智慧城市大獎?中國區治理大獎,一網統管時代的城市指揮中樞,為提升消防治理現代化水平提供了最佳平臺。全市網格化平臺消防管理模塊上線運行,“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治理機制不斷完善,數據共享、預警研判、聯動指揮等功效將充分發揮。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重要論述和重要訓詞精神。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全面融入“平安南通”和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建設,全面推進消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造南通特色、全省一流的過硬消防救援隊伍,切實提升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能力,為南通勇當全省“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排頭兵、奮力譜寫“強富美高”現代化建設新篇章貢獻力量。
(二)基本原則
堅持改革創新、系統推進。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強化安全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健全“八位一體”消防安全責任體系,壓緊壓實屬地責任、部門責任、企業責任,加快推進消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構建適應全面小康社會定位的火災防御體系。
堅持區域統籌、城鄉一體。健全城鄉消防規劃編、批、管、用、考等閉環工作機制,在全面調查市域消防設施現狀的基礎上,結合土地利用規劃,統一規劃配置公共消防設施,積極推進城鄉消防隊(站)、道路、水源、裝備等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全市抵御各類災害事故整體水平。
堅持問題導向、防范風險。瞄準重大火災隱患和區域性火災隱患突出、動態性火災隱患監管困難、城鄉消防規劃和公共消防設施“欠賬”等難題,科學分析深層次原因,制定切實可行措施,解決制約我市消防事業發展的源頭性、根本性、基礎性問題。
堅持以防為主、防消結合。進一步完善事前防范、事中響應、事后恢復并重的應急管理體系。健全應急預案體系,強化應急專業隊伍和基層應急能力建設,深化區域應急救援協作。加強應急戰勤保障建設,合理布局建設應急物資儲備庫。健全公民消防安全教育體系,提高民眾消防安全意識和緊急避險、自救互救能力。
(三)總體目標
到2025年,火災事故總量得到有效遏制,火災形勢持續平穩,基本構建起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化消防治理體系;適應“全災種、大應急”的應急救援力量體系基本形成,主力常備力量、區域專業力量、專兼職和志愿者力量實現層級分明、分類齊全、科學布局、統一指揮;防范化解消防安全風險和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能力顯著提升,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有力的消防安全保障。
消防綜合治理水平大幅提升。火災風險防范化解機制逐步健全,各級消防安全委員會常態運行機構設立率、基層行政編制防火力量建設示范單位樹立率100%,單位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示范建設達標率100%,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四個能力”標桿建設、社區消防安全升級改造示范單位達標率100%。扎實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社會消防安全環境持續改善,社會消防安全文明程度明顯提升,消防從業人員全部持證上崗。消防救援站總體開放率100%,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總體建成率100%,重點人群消防安全總體培訓率100%。
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到2025年,城市、縣城、建制鎮全面補齊市政消防水源“欠賬”問題,實現消防供水全覆蓋。建立市政消火栓“戶籍化、信息化”管理機制,建立消防、水務、住建等部門聯動機制,提高城鄉消防水源建設、維護、管理水平。“十四五”期間,全市新增市政消火栓3000個,建有率達100%,全部接入公共消防設施感知網絡平臺。
綜合應急救援能力持續增強。根據南通“一樞紐五城市”發展布局,合理規劃水域、軌道、航空消防站建設,構建立體化消防救援力量體系。加強專業救援隊伍能力建設,實施消防員分崗分級和專業救援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專業救援人員持證率100%,救援人員專項培訓率100%。各地實訓基地軟硬件設施建設完成率100%。滅火救援裝備建設、戰勤保障和物資儲備機構建設總體達標率100%,每個消防救援大隊配備1套不少于3公里的遠程供水系統和1套城市排澇系統。
科技信息化支撐能力再提升。深度融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與政府相關部門間信息交互渠道暢通高效,形成一批有影響的創新應用,持續擦亮“智慧消防”南通品牌。火災防控智能感知觸角全面延伸,應急救援所需信息多元匯聚,應急通信保障能力顯著增強。消防工作信息化創新應用能力普遍提高,“數據賦能”科學救援、精準防控、精細管理成效明顯提升。
三、主要任務
(一)加強滅火應急救援力量建設
大力發展政府專職消防隊。按照“全面覆蓋、注重實效、標準適當、就近可及”原則,大力發展專職消防隊。修訂《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多種形式消防隊伍規范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政府專職消防隊員和消防文員招錄退出、職業發展、綜合保障政策,推行持證上崗和分級管理制度。按照《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完成政府專職消防隊公益類事業單位法人登記工作。到2025年,全市政府專職消防隊員達到2000名。
加強企事業單位專職消防隊建設。鞏固已建專職消防隊的大型企事業單位優化人員和車輛器材裝備建設,依法落實企業建立專職消防隊主體責任,配齊配強人員、車輛裝備,積極參與社會應急救援。對有明確建隊要求范圍內的企業,應當會同相關部門和有關行業、系統督促其依法建隊并配備相應的人員和裝備,落實執勤訓練、調度指揮、綜合保障措施,切實形成滅火救援戰斗力。
提升化工園區(集中區)消防隊建設。加強化工園區(集中區)政府專職消防隊建設,化工園區(集中區)專職隊按照城市特勤消防站標準配齊人員、配全車輛、配強化工災害處置器材裝備,建成化工專業處置隊。全市化工園區(集中區)各增建1支政府專職消防隊。
深化重點區域聯防組織和微型消防站建設。積極發展志愿消防隊,制定建設保障機制,鄉鎮、農村按標準建立志愿消防隊,街道、社區全面普及微型消防站,社會單位按要求建立志愿消防隊或微型消防站,構建“防救結合、點多面廣、廣泛參與”的志愿消防力量格局。支持社會救援隊伍建設,有效補充消防救援力量。
強化專業救援隊伍實戰效能。根據轄區主要災害事故類型和重大危險源分布情況,依托國家隊和政府專職隊,組建高層、化工、地下、地震、水域、高速、地鐵、航空、抗洪搶險、雨雪冰凍、院前急救、防疫消殺等救援專業隊,更新充實訓練設施和專業裝備,打造“專常兼備、反應靈敏、紀律嚴明”的拳頭力量。全面施行“基地化、模擬化、實戰化”訓練模式,常態化開展專業技戰術訓練和實戰拉動演練,積極探索整建制基地化輪訓新模式。
完善構建高效應急聯動機制。完善事前防范、事中響應、事后監護并重的應急救援體系,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行業主管部門、水電氣等單位以及武警、駐軍等加強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和會商研判,建立應急救援聯動組織指揮機構。整合城市管理信息和119、110、120等應急服務資源,建成突發事件信息平臺,實現緊急處置聯調聯動。加強社會聯動力量建設,建立包括防災抗災、避難疏散、人員救護和其他服務的綜合性城市安全保障體系。加強區域滅火救援的互援互助及周邊省市的互通合作,構筑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災害防御應急體系。
強化消防員職業保障政策。立足消防救援高風險、高負荷、高壓力職業特點,落實消防救援人員優待政策,積極協調相關部門解決消防救援人員現實問題和難題,不斷增強職業榮譽感。加強人才合作培養,與當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職業院校等對接建立共建共育關系,依托共建院校實際開展學歷教育、在職輪訓和技能培訓。推進消防訂單班模式,訂單式培養消防救援專門人才。持續推進消防救援隊伍公寓房建設,到2025年,實現符合條件的消防救援人員和政府專職消防員全部納入住房保障體系。
(二)全面提升消防安全治理水平
完善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健全消防工作部署、監督檢查、考核評價和責任追究機制。深入貫徹落實《江蘇省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制定地方政府、監管部門、行業部門消防工作責任清單,構建“八位一體”公共消防安全責任體系。實體化運行市縣鎮三級消防安全委員會,建立定期分析評估、年度工作述職、常態督查檢查等工作機制,規范運行消防安全委員會日常工作。建立消防工作約談機制,對發生有重大影響火災和火災多發地區,約談當地政府和行業部門主要負責人。落實單位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嚴格火災事故調查和責任追究,明確認定標準和處理尺度,加大失火罪、消防責任事故罪以及達到刑法修正案中刑事追訴標準的案件辦理力度。建立消防工作巡查制度,完善政府年度消防工作考核機制,巡查、考核結果納入設區市黨委政府高質量發展考核評價指標,作為政府綜合考核評價重要依據。
加強基層消防安全管理。推進鎮(街道)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機構設立及人員配備,“十四五”末,所有鎮(街道)全部確定消防監督管理機構,明確行政或事業編制人員,專職從事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推進消防員參與執法、消防文員輔助執法,派駐在編在崗優秀人員擔任鎮(街道)消防網格長,建立完善基層防火隊伍。公安派出所日常開展消防監督檢查、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基層消防安全監管質效。推動網格員全面應用網格化社會治理信息平臺消防管理模塊,認真執行信息采集、情況反饋、專項任務等工作流程,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摸清轄區消防安全基本狀況和隱患底數,提升消防安全綜合治理水平。將加強農村消防工作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舉措,全面加強農村公共消防基礎設施、鄉鎮消防隊站建設,強化農村火災隱患整治,因地制宜健全農村消防安全管理組織,切實提升農村火災防范能力。
完善消防安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企業、單位及個人消防安全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將其納入社會整體信用體系之中,綜合運用行政手段、經濟杠桿和行業自律等多種規制途徑,推進消防安全依法治理。對單位和個人不履行消防安全職責的,綜合采取約談警示、行政處理、抄報抄告、媒體曝光、社會公告、失信懲戒等措施。進一步加強與部門聯合監管工作平臺互聯互通,實現開放共享,并與征信體系銜接,健全單位主體誠信檔案、行業“黑名單”制度,將監管單位信用等級和抽查結果掛鉤,對多次抽查不合格的單位依法加大懲處力度并納入信用中國(南通)記錄,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制。鼓勵和推動保險公司承保火災公眾責任險。
加強聯網監測系統建設。按照“政府出資、委托運維、消防使用、百姓受惠”的建設模式,設有消防控制室的新、改(擴)建工程投入前應接入南通市消防設施聯網監測系統,聯網單位傳輸裝置、網絡視頻攝像頭以及安裝接入、通信網絡、日常運維等涉及聯網的費用納入各級政府財政經費支出。將消防設施聯網監測系統納入智慧城市應急子項目,建設成為政府部門、聯網單位、維保單位、施工單位提供消防安全信息的公共服務平臺。加強對社會單位消防設施運行狀態實時監測和研判預警,大力推動防、滅火關口前移,全面提升城市火災防控水平。
加強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消防水源建設,城市給水管網應建設成環網,以保障消防供水可靠性。工業園區、商務區和居住區宜采用兩路消防供水。重點保護單位、重點消防地區附近的河道選擇合適地點設置消防車天然水源取水點。推進市政消火栓建設。落實市區市政消火栓管理辦法,健全市政消火栓建、管、用的長效機制,確保不欠新賬、快補舊賬。市政消火栓建設應與市政道路和給水管網建設同步實施。加快對數量不足區域或破損市政消火栓進行補建、維修。加強簡易消防設施建設。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方式,在社會福利機構、家庭式商鋪、“三合一”和“九小場所”推廣安裝獨立報警、簡易噴淋設施,提高預警處置能力。
(三)全面提升消防信息化水平
完善網絡信息系統建設。做好指揮調度網并網工作,完成原消防指揮調度網整體接入應急指揮信息骨干網。2021年,完成智能接處警和智能指揮系統部署應用,實現市消防救援支隊與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省消防救援總隊、消防救援大隊(站)和救援現場五級聯網運行,完成市級消防大數據指揮服務中心提檔建設并實體化運行。健全信息系統運維體系,完善網絡安全工作機制,做好安全加固建設。評估市、縣兩級119指揮中心容災能力,確保每個指揮中心具備1套穩定可靠、防汛防震的獨立供電系統以及重要功能、數據信息的異地備份,切實滿足大震巨災條件下接處警和指揮調度功能正常運轉。
推動智慧消防建設提檔。持續推進消防感知網絡建設,實現滅火救援、火災防控前端感知設備數據匯聚,完善監測預警、核查處置工作閉環。創新開展火災風險監測預警,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二期“城市高空火情監測”項目建設,提升城市火災感知預警能力。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開展建模數據分析,助力單位消防安全評估、區域性火災風險評估更加科學高效。通過自動化、智能化、移動化方式,實現全過程記錄、多維度分析,增強隊伍管理精細化水平。進一步融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提升消防網格化治理水平以及“三合一”、群租房精準打擊能力。
提升應急通信保障能力。配齊配強應急通信人員、裝備,立足大災巨險,加大衛星通訊、寬(窄)帶自組網、系留(防水)無人機等裝備配比,提升“斷網、斷路、斷電”極端惡劣場景下的通信保障能力。2022年前,全市消防救援站(含專職隊)單兵圖傳、布控球、衛星電話及無人機配備率達100%,關鍵設備一主一備。2023年前,全市消防救援大隊應急通信保障分隊輕量型衛星便攜站配備率達100%,實現公網癱瘓情況下應急救援音視頻衛星鏈路傳輸。2024年前,獨立接警消防救援大隊應急通信指揮車配備率達100%,通信組網、調度指揮、會商研判、輔助決策能力進一步提升。針對性配備地下通信專用設備,對接指導軌道交通地下無線消防通信配套建設。打造區域性通信拳頭力量,配齊動中通衛星通信指揮車等關鍵車輛裝備,使之具備“一次性投入戰場,快速組建通信體系,區域性通信覆蓋”的增援能力。
(四)全面提升公眾消防安全能力素質
強化消防安全宣傳。持續深化消防宣傳進企業、進農村、進 社區、進學校、進家庭,集中開展119消防宣傳月活動。強化媒體戰略合作,建強用好市級消防全媒體中心和縣(市)級宣傳服務站,培育全國有影響力的消防新媒體賬號和平臺。充分挖掘“江海風情”文化底蘊,打造南通特色消防影視劇、紀錄片、新聞專題、創意設計等文藝精品和消防公共文化空間,建立優秀消防文化產品數據庫、資料庫。大力發展消防志愿者隊伍,倡導學校、社區、農村就近消防志愿服務,建立消防志愿服務激勵機制,推動基層網格力量參與消防宣傳。依托物流、快遞、城市軌交和多樣化旅游客運服務,建立消防“流動”宣傳體系。開展119消防獎評選表彰,培育、宣傳消防英雄模范和熱心消防事業的社會人士,推動消防公益事業發展。
強化消防安全教育。將消防安全知識納入國民素質教育、普法宣傳、科普推廣、職業技能培訓等教育體系,納入中小學、幼兒園教學內容和高校、高中新生軍訓課程,開展“消防安全示范課”“平安校園”評比活動,培養一批優秀消防授課教師和示范學校。推動各類學校開設消防安全教育課程,鼓勵民辦教育、校外培訓機構開展針對性消防安全教育。完善消防科普教育體系,建強各具特色的“家門口”消防科普教育基地(主題公園、體驗站點),優化消防救援站對外開放、巡防檢查、宣傳教育職能,合理配置消防宣傳車。整合消防安全教育資源,建設數字化在線學習平臺。
強化消防安全培訓。鼓勵有條件的大中專院校開設消防專業課程,向有需求的單位提供消防安全培訓服務,推進消防安全培訓社會化。組織部門、黨校、行政學院將消防安全納入黨政干部和公務員培訓內容,加強單位重點人群消防安全培訓。完善基地化培訓考試基礎建設,加強社會從業人員消防培訓,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消防從業人員專業隊伍。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委托消防安全培訓機構或其他非營利性社會組織,開展面向小微企業、養老、殘疾人等服務機構,及農村留守人員、進城務工人員等特殊群體的消防公益培訓。建立消防網絡教育平臺,開設網上教育課程“超市”,滿足公眾培訓需求。建立消防安全“吹哨人”制度,完善火災隱患有獎舉報投訴制度,及時查處消防安全違法行為。
四、重點項目建設
(一)構建“一攬子”消防法規體系。貫徹執行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制定貫徹落實《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防火技術要點》《住宅設計標準》等地方性標準的配套辦法制度,完善消防法律法規標準體系建設,加強社會消防安全的標準化管理。針對群租房、電動車充電管理、社區、家庭防火等突出問題,制定符合地區實際的管用實用消防管理辦法,形成以國家、地方、部門法律、法規相結合,地方規范性文件與國家技術標準相配套的消防法制體系,實現消防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完成“十四五”期間全部市、縣(市、區)、建制鎮和全國重點鎮的消防專項規劃或專篇制(修)訂工作,建立區域統籌、城鄉一體、突出重點、合理布局的消防安全網絡。
(二)構建“立體化”救援力量體系。綜合考慮交通網絡的可達性優化消防站布局,將消防通道規劃與南通新一輪道路網規劃相銜接,把消防通道(寬度、轉彎半徑、卡口等)提前納入路網規劃。“十四五”期間,南通市中心城區規劃新建13座消防站,其中特勤站1座、一級普通站9座、二級普通站3座,實現全市鄉鎮(街道)消防站全覆蓋(詳情見附件2)。加強南通水域救援隊伍建設,推動通州灣新出海口、南通東部海域(啟東)、南通沿江水域(任港路)等3座水上消防站建設,建站規模不低于一級消防站;加強南通軌道交通消防站建設,2022年軌道交通1號線正式運行前完成平東消防站建設,2023年軌道交通2號線正式運行前完成幸福路站、先鋒站建設,按照滿足需要、適度超前的原則,蘇通東站、北環路站待國家發改委批復后籌備建設;根據南通新機場建設進度,同步建設航空消防站,配備完善相應人員和裝備,全方位打造南通市立體化消防救援體系。
(三)構建“現代化”救援指揮體系。全面融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大應急體系,借助應急、公安、交通、氣象等相關部門資源平臺,建立常態化應急聯動、會商研判、信息共享機制,實現各類災情、警情、輿情信息自動關聯和提取,實現緊急處置聯調聯動。強化現場指揮部建設,規范作戰指揮程序,建立跨部門協作的聯合救援機制,確保救援工作快速、準確。加強消防救援指揮中心人才配備,建立一支懂指揮、會打仗的專業輔助決策、實戰指導團隊。持續推進“智慧消防”建設,加快建立滅火救援大數據平臺,加強接警調度全鏈條態勢自動化感知,及時掌控行動關鍵信息,確保指揮決策精準高效。推進應急通信“公專結合”建設,立足復雜惡劣應急救援場景,為應急指揮提供“全天候、無死角”的通信保障。
(四)構建“實戰化”執勤訓練體系。堅持戰斗力標準,固化“營區、單位、基地”三位一體組訓模式,依托市域、縣域兩級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基本建成“1+7+5”區域性滅火救援中心。建設1個市級“全災種”應急救援訓練中心(依托市消防救援基地)、7個縣(區)級實訓基地(依托海門、通州、海安、如皋、如東、啟東、通州灣示范區消防救援大隊)和6個社會化教學訓練基地(崇川、海門、通州、啟東、海安、如東在完成實訓基地建設基礎上,對應增設救護、航空、繩索、水域、地震、化工專業培訓),廣泛開展全員練兵和專業化訓練,推動訓練由“單一災種”向“全災種”轉變,逐步實行消防員分崗分級和專業救援人員持證上崗制,實現救援專業水平和人才培訓雙提升。
(五)構建“實用型”救援裝備體系。結合我市“全災種、大應急”滅火救援實際需求,加速裝備配備升級換代。構建與綜合應急救援任務相適應,功能齊全、性能先進、體系配套、高效適用的現代化裝備體系,重點提升高層、地下、超大型綜合體、石油化工、水域處置、有毒氣體泄露、地震和雨雪冰凍等災害事故處置能力。依托通州灣新出海口、南通東部海域(啟東)、南通沿江水域(任港路)3座水上消防站,配強水域救援裝備及消防救援船艇。深入開展消防裝備評估論證,建設“全災種”消防救援裝備集群,加強基礎性裝備、消防員基本防護裝備統型達標建設。配齊自然災害救援、公共衛生事件處置、特殊災害事故處置、消防勤務等特種攻堅裝備,推廣運用仿真模擬和虛擬現實相結合的訓練設備(詳情見附件3)。
(六)構建“綜合性”應急保障體系。持續完善“1+9”消防救援綜合保障體系,分級建設實體運作、高效遂行的消防戰勤保障機構,打造“市內1小時、縣(市、區)內半小時”保障圈。建設市、縣兩級應急裝備物資儲備庫,加強特種災害救援裝備和戰勤保障物資儲備。建立人員、裝備、物資等救援力量緊急調集機制,完善公路、鐵路、航空、水路聯運模式,推廣智能機器人、無人機等投送方式。加強衛生所及衛生室建設,提高應急救護培訓能力,完善消防職業健康保護機制,提高消防員職業病檢測防護、診斷鑒定、綜合治療和康復保障能力。開發應用戰勤保障信息管理平臺。
五、實施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消防工作,圍繞本規劃認真研究解決消防工作的重點、難點問題,切實將消防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城鄉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納入政府目標責任制,統籌規劃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努力實現消防工作與經濟社會同步發展。要充分發揮消防安全委員會作用,及時通報消防規劃實施情況,研究解決消防規劃實施中遇到的重大問題,確保消防規劃各項目標任務按期完成。
(二)強化資金保障。貫徹落實財政部、應急管理部《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經費管理暫行規定》(財建〔2020〕38號)、《江蘇省消防救援隊伍經費管理實施細則(試行)》(蘇財行〔2020〕22號)等文件精神,健全完善經費保障機制,立足消防救援隊伍職能拓展和職業保障體系重建,健全完善人員、公用、項目經費分類保障機制,為消防救援隊伍“轉型升級、提質強能”提供更加有力的經費支撐。對標“全災種、大應急”需要,完善業務經費保障標準、提高保障水平。
(三)落實工作責任。各地和有關部門要細化市“十四五”社會消防救援事業發展規劃建設任務,分解年度發展目標任務,將規劃推進落實情況納入政務督查內容,強化規劃實施進度動態監管。消防救援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本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督促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各級人民政府要適時對規劃執行情況進行督促考核,對不認真履行消防工作職責的,要依法依紀追究有關責任人責任。因工作不力、失職、瀆職,導致重特大火災事故發生的,或者造成較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要依法追究主要負責人行政責任和法律責任。“十四五”末期,市政府將對消防工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檢查驗收。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